新型公路养护产业工人队伍的发展现状及培养路径

9
发表时间:2024-03-13 10:33

新型公路养护产业工人队伍的发展现状及培养路径


在引入市场机制逐步推动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后,公路养护职能从“直接提供”向社会“购买服务”转变,面临的是公路养护管理机构养护施工人员从数量上逐步减少与高素质的公路养护产业工人匮乏的双重矛盾,一定程度上对公路养护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和新形势下的公路养护管理模式的构建产生了重要影响。为此,笔者从养护产业工人群体现状分析、新型养护产业工人群体培育的路径等方面进行了剖析,旨在为公路养护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QQ截图20240312103547.png

公路养护产业工人发展现状及问题

公路养护管理行业自身存在的问题。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从公路等级、养护机具设备、筑路材料,以及技术工艺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随着养护水平的不断提高,公路交通的通行服务水平也越来越好,然而从客观层面分析,公路养护管理依然属于劳动密集型工作,庞大的路网体系和巨大的公路养护里程决定了其对一线养护人员的长期需求。

以贵州为例,虽然经历了“十三五”时期公路养护市场化的探索,一部分养护人员通过身份转换流转到养护企业,成为职业养护工人,但流转的数量不足现有在岗养护人员总数的20%,承担养护市场化的企业里面专业的养护工人数量较少,专业覆盖不齐全,因此过度依赖社会养护施工班组,而社会养护施工班组工人主要来源是农民工,大多数只在装修、建筑、运输等领域工作过,极少的人员受过专业的养护教育培训。

养护行业从业人员自身存在的问题。以贵州为例,流转到养护企业的大部分养护人员普遍存在年龄偏大、受教育程度低、知识结构单一等突出问题,同时也存在对公路养护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知识掌握程度不够,以及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不足等问题。以上问题,在未流转到养护企业的一线养护人员中也普遍存在。随着公路养护市场化的进一步推进,公路日常养护工作由专业养护企业负责,基层公路管理机构的一线养护人员面临无路可养的客观现实,这让他们在等级晋升、能力提升等方面都存在难题,好在这部分养护人员年龄大多数在50岁以上,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长,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问题将得到逐步解决。

社会层面的问题。加强新型产业工人的培养已不是新鲜话题,但行业主管部门、市场主体、大中专院校,以及政府有关部门对于公路养护产业工人的培养重视程度还不够。从行业的层面来看,产业工人只是身份的问题而不是职业的问题;从企业角度来看,为了降低运行成本,企业自身培养产业工人的计划难以实现,更多地依赖劳务班组;从大中专院校学生招生就业客观实际来分析,市场需求决定了招生就业的主动权,大多数本科院校甚至高职院校不愿意开设公路养护专业,从源头上导致了公路养护专业人才的培养匮乏;从整个公路养护行业来看,对大量专业型和职业化的养护产业工人的需求问题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必须面对的问题,公路养护产业工人供需矛盾、结构性问题、培养体系问题,以及行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等,需要行业主管部门、养护企业、院校、工会等多方面共同发力,才能实现均衡发展和科学发展。

原因分析

造成公路养护产业工人群体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和供需矛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共性层面分析,整个公路行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了公路管理体制的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庞大的养护群体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从事业性到市场性的转变、从财政供养到企业管理的转变。

从个性层面分析,公路养护人员对行业改革发展形势、社会供需矛盾关系、养护产业工人职业化发展目标等认识存在局限性和认知盲区;客观上行业主管部门对政策顶层设计和发展规划的宣贯不够,还需要科学引导养护人员增强对改革后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和风险研判的认知。

从社会层面分析,公路养护管理不是独立存在的,养护技术的创新、养护设备材料的研发、养护人才的培养、养护模式的探索等都需要公路管理机构、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和企业的共同参与。其中,职业化养护产业工人的培养教育是当前最突出的短板,从源头上分析,现有的公路养护人员整体年龄偏大,在学习新的养护技术工艺、操作新型养护机具、推广新型养护材料等方面接受能力有限;大中专院校热衷于培养从事理论研究应用的专业人才,对公路养护职业化、产业化工人的培养力度明显不够,在毕业生就业指导方面也未形成成熟的经验模式;养护企业自身对养护产业工人的培养体系不健全,对提高养护产业工人技能的培训重视程度不够,薪酬考核制度不完善,都限制了养护产业工人队伍的健康发展。

公路养护产业工人培养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是任何行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目标和方向,公路养护产业工人队伍的培养也不例外,建设一支适合我国国情、路情的高水平公路养护产业工人队伍势在必行,也是提升公路交通运输管理水平,实现交通强国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之一。《“十三五”公路养护管理发展纲要》指出,以构建现代养护管理体系为引领,以专业化、市场化、绿色化养护和人本化、规范化、智能化管理服务为重点,着力改革攻坚、推进养护转型、强化管理升级、促进服务提质,公路养护模式从传统的计划养护模式向市场采购服务模式转变是大势所趋……这为公路养护产业工人的发展指明了具体方向。

《“十四五”公路养护管理发展纲要》提出培训高素质养护人员、加强养护管理改革的目标。不断培养各类高素质养护人员,提升公路养护专业化水平;进一步完善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提高公路养护效率,提升公路通行服务水平。

截至2022年底,我国公路总里程已达535万公里,培育一支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优化、管理模式和运行模式专业化的公路养护产业工人队伍尤为重要,可以使公路养护行业的公共服务能力与公众对公路通行服务的需求更加匹配,也更能体现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成果和养护市场化发展成效,更能保障公路交通事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QQ截图20240312103850.png

培养新时代公路养护产业工人的路径方法

公路养护作为特定行业,承担着保障国家公路交通日常通行安全畅通的职责和交通战备任务,随着交通强国战略的广泛深入实施,公路管养体制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各省份之间、东中西部之间,甚至省内公路养护市场化发展都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如何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技术全面、管理规范、装备精良、应急精锐的公路养护产业工人队伍,满足我国未来公路交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成为今后整个公路行业都需要面对和思考的课题。

结合我国国情、路情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综合分析,要培养高质量的公路养护产业工人队伍,必须构建“主管部门+市场(企业)+院校+工会”的协作组织体系,才能最大限度整合各方资源、激发行业发展潜能、提升公路养护产业工人整体水平,最终达到促进公路养护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长期目标。

专业化养护企业承担培养责任

公路养护市场化是公路养护管理从“管养一体”向“管养分离”的重大改革,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必然趋势,也是公路管理机构职能归位的一大进步。养护市场化的保障不只是公路管理机构对养护决策科学化的制度设计,更重要的是需要专业养护企业承接公路养护职能职责、让公路路况水平得到提升。因此,公路养护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必须承担起公路养护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和培养新型公路养护产业工人的主体责任。

首先,要明确企业中公路养护产业工人的定位,在制度建设、薪酬考核、培养规划、能力提升等方面体现公路养护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特点,其中,公路系统转制整合重组的国有企业要做好“新旧交替”和“新旧衔接”的系统性工作,既要解决年龄较大的公路养护工人转为新型产业工人的身份转变和思想观念转变问题,还要解决好“老人自然退出”和“新人培养刚需”的人才培养问题。前者可以通过政策制度宣贯、绩效薪酬考核、奖惩激励机制等方式逐步解决;后者则需要通过更加复杂的“引育用留”路径综合推进,建立科学的养护产业工人人力资源体系,围绕公路养护产业工人的特点,从工种分类、技能分类、等级分类等多个层次逐步完善建立公路养护产业工人从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到高级技师的培养渠道。

除了国有养护企业以外,非公有制经济的民营养护企业也是公路养护市场化市场主体的组成部分,在培养新型的公路养护产业工人队伍方面应责无旁贷,须主动结合公路养护行业的发展需要,利用自身优势培养公路养护产业工人,力争实现各养护工种的全覆盖,既能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多方潜能促进公路养护市场化良性竞争,也是为现代公路养护行业注入新的力量,与国有养护企业共同为促进我国公路养护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大中专院校承担教育责任

目前,学校依旧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各等级各层次的学校因定位方向不同,人才培养的重点和理念也不同,本科及以上综合办学资质的院校和高职、中专学校的分工和自身的责任也有明显区别,无论是普通本科、职业本科还是高职中专教育,对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和市场需求都有相对的规律性和指向性。

首先,需要健全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从客观实际出发,新型公路养护产业工人作为公路事业的重要群体,必须有一个完整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从中专到高职,再到职业本科的教育梯队格局,为公路养护产业工人从初级到高级,再到技师的职业晋升渠道通畅提供学历提升的支撑保障,为养护专业人才技能培养、养护专业知识研究运用、养护科技创新,以及产学研联动搭建平台。

其次,需要学校从公路养护行业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从公路养护企业用人需求角度出发,以及从社会人才体系建设的宏观层面实际出发,从公路养护专业的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专业课程设置、学生理论实操技能的综合培养、与养护企业的人才双向培养等多方面、多维度进行全方位和深层次的思考谋划,把“两路”精神、“铺路石精神”等公路行业的传统精神文化纳入公共课程,培养学生的行业认同感和使命感,联合养护企业建立养护专业学生的实训互动机制,帮助养护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职业发展观念;此外,学校还可以制定养护产业工人继续教育培训课程,为养护企业提供长期性的继续教育服务保障,不断为培养新型公路养护产业工人和高技能养护专业人才队伍搭建教育产业链。

各级工会承担组织责任

工会组织不仅要维护工人阶级的集体利益,更要承担起培养新型产业工人队伍、提升产业工人技能的主体责任。公路养护产业工人团体在长期的公路养护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养护技能和经验,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养护工人代表。这些优秀代表,通过工会组织渠道的推荐,被授予各级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为行业发展树立了正能量。

为此,各级工会和公路交通行业工会组织可以一体推进、分级实施新型公路养护产业工人培养计划。首先,建立完善的有关权益保障机制,为公路养护产业工人提供更健全、更高效的服务保障,在宣传引导、评先选优等方面都要予以重点关注和政策倾斜,进一步提升公路养护产业工人的社会地位和职业成就感。其次,通过建立长期的技能比武竞赛机制,丰富公路养护工种技能竞赛内容,树立独具特色的公路养护技能竞赛品牌,为公路养护产业工人登上各级职工技能大赛的舞台畅通渠道,让公路养护产业工人的技能竞赛结果得到充分应用,成为行业主管部门、养护企业和院校等多方共同认可的先进典型。各级工会和行业工会组织整合多方资源逐步实现“建品牌、搭平台、育人才、出新彩”的目标,为培养新型公路养护产业工人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